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学科是开展全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与研究的公共卫生学科,主要服务病种有高血压、糖尿病、肿瘤、脑卒中、心肌梗死、伤害和口腔疾病等。本学科以公共卫生、流行病学、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为基础,以群体为对象,积极实施慢性病防治的各项公共卫生措施,通过开展多个慢性病防治项目,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效提高全区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
本学科以朱利清研究员为学科带头人,以具备高级职称或者博士学位的技术骨干为核心,同时合理配备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和医学检验等多个专业的骨干力量。目前学科共有成员19人,包含4名博士和13名硕士,副高级及以上职称9人,中级职称5人,3名成员正进行学历提升。学科也是北京大学医学部、哈尔滨医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等知名高校实习基地。依托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 A类团队中华预防医学会王陇德院士脑卒中综合防控团队,探索建立可复制可推广的国内一流、世界领先的区域性脑卒中综合防控模式。依托广东省营养学会营养与慢病管理专业委员会,推进营养与慢性病防控科研合作与学术交流,促进应用型转化,提升学科营养与慢病防控水平。同时也建立“宁波大学南山慢性病研究院”,点面相结合,全面提升,促进学科成果转化,2018年王长义依托该平台以第一负责人身份成功申报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9-2020年,学科申报了4项专利,其中2项实用新型专利已获得授权,组织学术交流9次(3次国家级、5次省级、1次市级),科研立项6项(省级2项,区级4项),发表论文24篇(SCI 11篇,中文核心11篇),著作2本。
广东省营养学会营养与慢病管理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
2019年脑卒中及高血压防治学术研讨会暨社区高血压的防治及其适宜技术省级继续教育培训班合照
2019年中国卫生信息技术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交流大会王长义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