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卫生是健康生活的组成部分,口腔疾病与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有着密切联系,前者是后者的诱发或促进因素。为提高居民对口腔健康的关注度,南山区承接了“健康口腔,幸福家庭” 国家二期项目,开展口腔健康示范社区试点工作。近期在国家专家组督导工作中获得了高度评价和肯定。
“健康口腔,幸福家庭”项目是国家卫生计划委疾控局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和“全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平台上,在全国14个省市开展的一项重要惠民项目,南山区作为国家“健康口腔,幸福家庭”广东省唯一项目点,率先开展该项工作,项目持续到2016年。
一、依托慢病示范区平台,完善南山区口腔防治工作网络
“健康口腔,幸福家庭”二期项目启动以来,南山区紧紧围绕“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工作原则,依托慢病示范区和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平台,以“提高基本口腔卫生服务的公平性,控制龋病和牙周病的流行,提高人民口腔健康水平”为目标,完善南山区口腔防治工作网络,认真实施“健康口腔,幸福家庭”项目。
二、利用新老媒体平台,推广健康宣教工具
为了解家庭成员“健康口腔,幸福家庭”核心信息知识知晓情况和行为习惯,南山区抽取了4个社区200户家庭开展口腔健康水平入户调查,了解本区口腔防治宣教工作重点,制作“健康每一天,从爱牙开始”系列动画宣传片,向社区、幼儿园和中小学校发放“健康口腔,幸福家庭”核心信息折页3万余份,口腔保健画册10000份和爱牙画报两万多份。
除了依托深圳特区报、蛇口消息报等报刊,在社区宣传栏张贴口腔健康核心信息及户外LED屏等传统媒体外,积极搭建新平台,通过地铁视频、网络电视、微信微博、QQ群等多渠道开展健康教育与促进,引导家庭安装“爱牙轻松学”智能手机第三方应用软件,形成互动,提高居民对口腔健康的关注度,改善居民口腔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素养。
三、 多形式开展口腔健康教育,提升居民口腔健康素养
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口腔宣传:对校医、社康医生、健康指导员开展口腔技术培训,走进幼儿园和小学开展“大手拉小手”口腔健康教育课,利用宣传日契机,走进社区开展讲座和义诊等宣传活动,目前我区完成各种讲座300余次,宣传义诊活动30余次。
口腔防治工作任重道远,南山区将夯实基础、创新思维,稳步推进口腔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圆满高效完成“健康口腔,幸福家庭”项目。
每名家庭成员都应养成爱牙好习惯,您做到了吗?
1、 早晚用含氟牙膏刷牙
早晚分别刷牙一次,睡前刷牙更重要,应养成睡前刷牙后不再进食的好习惯。同时,家长应帮助或监督6岁以下儿童刷牙,帮助其养成每天早晚刷牙的好习惯。
2、 餐后漱口,或咀嚼无糖口香糖
餐后、食用零食、饮用碳酸饮料后,应及时用清水漱口,清除食物残渣;或咀嚼无糖口香糖,降低龋齿产生的风险。(无糖口香糖的甜味来自木糖醇等代糖成分,不含蔗糖,不会导致龋齿发生)
3、 减少吃糖次数,少喝碳酸饮料
含糖量高或粘度大的食物或饮料容易引起龋病,应减少这部分食物的摄入频率。包括饼干、冰淇淋、蛋糕、巧克力等食品、大部分碳酸饮料。
4、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普通成年人每年应至少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儿童易患龋齿且进展较快,应每半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妇女应在孕前进行口腔检查,及时治愈口腔疾病。